吳冠中《怡然自樂》
無論是水墨還是油彩,吳冠中最有潛能的實驗均是逼近抽象的。從現象上看,「風箏不斷線」的選擇似乎有礙抽象,但從本質上看,這一選擇至關重要,他由此確立了自然抽象的個人法則,這正與崇尚自然的中國文化一脈相承。而此幅巨作也是由‘黃永玉’‘婁師白’‘劉炳森’等多名大家老師提拔印章,可以看得出此作倍受關注!吳冠中說:「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」,《怡然自樂》對于房屋和河流樹木人物的解析、形式元素的分割與重組,可說呼應了傳統山水畫中對于自然樣貌的反映,在藝術家的主觀感受與個人風格中,具體呈現出景物的壯闊與量感。

中國傳統山水畫家意圖在作品中呈現其所感知的大自然整體面貌,包含了四季與朝暮的時間變化,以及近看與遠觀、俯視與平視等不同的空間狀態,經過人在自然中游歷,全面性的理解與掌握景物的原理和原則后,才進一步提筆創作。吳冠中在數十年寫生的經驗累積中,進一步找到了中國傳統美學與西方現代抽象藝術的共通之處,發揮中國傳統藝術的線條力量,以線條和色點來概括荷塘形象,使具象景物成為點、線、面、黑白與彩色的抽象組合及變化節奏。從具象入于抽象,以線條的連綿舒展、彩墨的瑰麗溫潤更深刻的打動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