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大千《山水圖》
這幅張大千的山水圖,盡顯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與深厚的筆墨功底。整幅畫作采用了傳統的中國山水畫構圖方式,注重空間層次的營造。畫面中,近景、中景與遠景相互呼應,層次分明。近景處,山石嶙峋,樹木姿態各異,有的挺拔蒼勁,有的婀娜多姿,展現出大自然的生機與活力;中景部分,橋梁橫跨,橋上有人悠然漫步,為畫面增添了生活氣息和人文情趣;遠景則是連綿起伏的山巒,云霧繚繞,給人以悠遠深邃之感,仿佛將觀者帶入了一個空靈縹緲的山水世界。

張大千在筆墨運用上十分精妙。他以多變的線條勾勒山石輪廓,線條或剛勁有力,表現出山石的堅硬質感;或婉轉流暢,描繪出山脈的綿延之勢。在用墨方面,通過濃淡、干濕的變化,展現出山水的立體感和層次感。比如,近景的山石用墨較濃,以突出其質感和厚重感;遠景的山巒則用墨較淡,營造出若隱若現的朦朧之美。同時,還運用了潑墨、破墨等技法,使畫面更加富有變化和韻味。
此畫色彩淡雅清新,以青綠色為主調,表現出山巒的蔥郁與生機。同時,適當運用淡墨和留白,使畫面虛實相生,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。色彩的搭配和諧自然,既展現了大自然的絢麗多姿,又不失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雅致與清幽。
畫面右上方有張大千的題款,字跡工整灑脫,不僅點明了畫作的主題或創作心境,也為畫作增添了文化內涵。
張大千一生畫風多變,早年研習古人書畫,從這幅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對傳統山水畫技法的繼承與創新。他融合了唐宋以來各家之長,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,這幅山水圖正是其藝術成就的生動體現,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。